目前分類:免不了童言童語 (135)
- Aug 29 Mon 2011 11:29
你聽見了嗎
- Aug 03 Wed 2011 21:12
人生巴士
國中時期搭乘校車既是巴士去學校,最喜歡的就是第一二年送我上學的“老爺巴士”。雖然沒有空調設備,可是有超額的空氣!!然而我就是喜歡這種可以吹自然風的感覺,樸實也真摯。
有些人情味就是怎麼都無法被科技取代的。還記得那時候,校車司機不會將校車門鎖上,而就讀下午班的我和同學們就會買很多零食啊飲料啊在出發去學校前半個小時到那裡去“鬼混”!可是後來老爺巴士不知道是報銷還是被賣掉了,接著就被新巴士取代。感覺沒了,但回憶依舊。
- Jul 12 Tue 2011 21:00
隨遇而安
很多事情有待證實,但證實后願不願意接受卻又是另一回事。
承認吧,在某些事情上面,我膽怯,所以不敢嘗試。比方説,因爲覺得現在使用的臉部護膚產品還蠻好用的,就想說保險一點不要再試其它的產品,但如果不試那找到更適合的產品的機會就等於零!那好我試,結果卻是......得不償失。浪費錢是一回事,臉遭殃才慘大了。所以呢,就不換了。
那感情方面呢?
因爲曾經遇到這樣的人,經歷過神魂顛倒以爲可以開花結果後來才發現是空歡喜一場還冷不防被刮傷流了些眼淚,所以當後來再遇到這樣的人就絕口不提我愛你。可是沒有進一步發展又怎麽可以證實對方和之前那位百分之百相似?淪爲一談有欠公平!儘管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想要接受看看,可是又擔心比之前的更糟糕怕空歡喜更多還冷不防被刮傷流了更多眼淚所以就裹足不前。這種情況,“相似”似乎比“更糟”來得好很多。顧慮太多,也就錯過了遇到“更好”的可能。但是又何奈,害怕啊!
- Jul 05 Tue 2011 16:41
對話
人與人之間,少不了對話。
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他說他的她說她的你們說你們的我們說我們的他們說他們的她們說她們的大家說大家的。總之話很多,但要達到共識卻不容易。
溝通是一門學問,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習的方式,修出什麽樣的學分,人各有志,所以學出來的東西也不一定一樣。英雄所見略同也好,各持己見也罷,沒有絕對的準則。但不代表學習成果不相同就無法溝通,更不代表學習成果相同就可以一拍即合。說著說著,也許漸漸相對兩無言,又或者智慧和感情都增長了多一些。最後是相罵收場又還是好聚好散?對話成了大家都在注意的關鍵。聲量、語氣和用詞,全都考量在内,但解剖出來的結果未必相同。
慶幸這些日子,我因爲對話遇到了很多人,大家給的鼓勵和關心,讓我們在字字句句、千言萬語中,繼續累積更多的對話。不管是話中有話、真心話、客套話,結果都變成了繼續聯絡、保持關係的橋梁。至少我們都還記得彼此,至少這些日子多了真實。
- Jun 29 Wed 2011 23:46
勞燕分飛,每人頭上一片天
- Jun 16 Thu 2011 14:40
原來我不是那個我以為的我
- Jun 12 Sun 2011 00:33
要笑就笑吧,來!
原來有些“原則”會因爲周遭環境或者一些外在因素而改變,而且一旦接受了才發現其實沒那麽糟糕。
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如下,若在看的你想偷笑大笑笑得見牙不見眼我都不介意,因爲偶爾回想我也覺得不可思議,然後也傻笑了。
1. 裙子:從前覺得裙子絕對不會出現在我的衣櫥裡,雖然還是買了幾件,但是穿的次數少之又少。和前男友的初次約會是穿了裙子,畢竟在愛人面前還是必須展露比較“女孩”的一面,所以就算感覺不自在還是逼自己穿了。不過,當時自己卻很懊惱,一直問自己:“我可以不要穿裙嗎?”。可是現在,它是我的一部分,展現自信的一部分!
2. 化妝+隱形眼鏡:在我的“排斥榜”上居冠。還記得在囯中時期,我的穿著風格就是屬於那種不三不四、無法歸類的。不喜歡女性打扮,想穿得中性一點卻不夠有個性。後來呢來到新加坡參加了DJ比賽接著簽約現在的藝人經紀公司整個就變得愛打扮了,所以啊偶爾可以很女生也可以很中性,不錯吼!當然化妝和隱形眼鏡也都變成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我到現在還覺得神奇耶~
- Jun 08 Wed 2011 20:44
試過才知道
有些話好像說了等於沒說,所以久而久之就乾脆都不說了,以爲這樣可以剩點力氣和時間。但要怎麽確定說了等於没說?其實要說了才知道算不算是白說了。
有些事好像做了等於沒做,所以久而久之就乾脆都不做了,以爲這樣可以剩點力氣和時間。但要怎麽確定做了等於沒做?其實要做了才知道算不算是白做了。
亦復如是。
與其想這樣剩下力氣和時間,倒不如花多點心思在充分利用時間上。好好説、好好做,就算結果不如預期,沒關係啊,至少沒有敷衍自己。
- May 14 Sat 2011 23:42
擁有。分享
未必是自私。
有捨必有得,我相信,因爲總看到捨得的人收穫更多。不是每個人在擁有的時候都願意分享,但前提是,不是每一樣都能分享,更不是什麽都能共享。譬如,當你很愛一個人並且擁有他,這個人就能跟別人分享嗎?更別説是共享。這情況可以用自私來解讀或形容嗎?不行吧,我是這樣認爲。那朋友呢?當你擁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時,你願意跟別人分享嗎?這一點,因人而異。有些人會認爲認識到好的人,就會介紹給身邊的其他朋友,這樣大家都能變成好朋友,四海皆兄弟。但,或許你會想要獨佔他,不想別人也擁有你喜歡的這個朋友。算自私嗎?每個人的定義不同。
可是在某些時候,我們卻很“大方”。打個比方,當你不喜歡身邊的某個人時,你就會跟別人“分享”你的不滿,然後,要別人也跟你一樣“擁有”這樣的不滿,並且一起排斥和遠離對方。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強加在別人身上並奢望甚至強求對方和你一起擁有,其實也自私不是嗎?
不是每一樣擁有的人事物都捨得分享。喜歡的、不喜歡的;在意的、不在意的;重要的、不重要的。沒有既定的對與錯,是與否。心態如何,決定如何,選擇如何,行動如何。
- May 08 Sun 2011 22:32
人生連續劇
人說:“人生如戯,戯如人生。”,這也沒什麽令人意外的,畢竟連續劇裡的情節,也是人想出來的。
誇張的人生經歷,有時候不由得我們逃避。像我,十五嵗沒了爸爸其實也沒有多誇張,難過是當然的,但跟其他人比起來,這似乎只是人生必經的事。最近知道一個網友的慘痛經歷,她今年才22嵗,是個同性戀。女友被舅舅強暴找她逃家,結果被通緝。她在家庭暴力環境長大,一直到國高中。也被強暴過,甚至因為被強暴而被老師同學羞辱。被老闆侮辱的自尊心,讓她就算被一百度熱水燙傷腳依然穿著球鞋努力端盤子。還有,半年內進出三次急診室且沒有保險。這樣的人生經驗,似乎比連續劇更戲劇化。但,這些都是事實。
偶爾,我們會因爲被路人踩到腳而覺得被冒犯了,也同樣會因爲自己不小心踩到路人的腳,道歉了卻還被瞪了一眼而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萬萬沒想到,對方也覺得被冒犯了。不懂得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都是我們的通病。
其實生活可以很輕鬆,甚至比任何一部連續劇都來得美滿,並且有皆大歡喜的結局,只是當我們的角度有了偏差,視野有了障礙,思想彎曲了,鑽牛角尖、敏感了,人生中不管發生什麽都等於悲劇。打個比方,當初在臺灣找到蠟筆小新的公仔,我開心了不只一天,到現在每晚抱著它入睡都是滿滿的感謝,多美好。但,昨天因爲出門前撞到手,我就覺得人生很糟,做什麽都不順利,一個字:“衰”。可以因爲一個很小的事覺得人生很美好,卻也可以爲了一件小事覺得人生像一坨大便。矛盾發自内心,都是心態在搗亂。
- May 06 Fri 2011 23:35
愛情插曲